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空间科学最亮的星

空间科学“最亮的星” | 王大珩:我们永远的导师和心中的指路灯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4-30 | 【打印】【关闭】

  王大珩 

  回忆起王老与空间科学的渊源,这中间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讲。作为空间中心老所长,王老非常支持空间科学事业,更不遗余力推动中国设立和实施自己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 

  2000年,我国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科学计划——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开始论证,王老担任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论证评审的评审组组长。在评审会上,他站在国家的角度,深刻阐述了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对国家基础科学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为“双星计划”顺利立项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万事开头难,从我国第一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双星计划”启动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认可,得以立项,这中间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记得,在2006年前后,王老的视力已经很不好了,看文件需要用放大镜,到后来发展到,要把文件扫描成电子版,在电脑上放大成很大的字,才能看清楚,但即便是这样,他仍然大量阅读相关材料,亲自起草了《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建议书》,建议国家补齐空间科学在航天强国建设中的短板。 

 王大珩 

  正是在王老的呼吁和支持下,2011年中国科学院党组做出了启动实施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重要决策,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一期)正式立项,将在“十二五”期间研制和发展四颗空间科学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和硬X射线调试望远镜卫星“慧眼”。中国的空间科学翻开了新的一页。空间科学(二期)先导专项也是蓄势待发。 

  时至今日,正是在王老等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大力支持下启动的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实现“四发四捷”,在轨开展科学探测和实验,陆续取得了重大科学成果,引起了国内高度关注。20162018年,习近平主席连续三年在新年贺词中都提到了专项部署的科学卫星。暗物质卫星“悟空”和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等空间科学重大成果又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丰硕成果的代表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20185月,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也正式启动了,将在未来34年内陆续发射四颗科学卫星,在时域天文学、太阳磁场与爆发的关系、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规律、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等方向开展卫星研制,力争实现一系列基础科学前沿重大突破。 

  王老非常关注空间科学体制机制改革,撰文建议要成立专门的空间科学机构,负责规划、论证、实施中国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 

  20068月,美国政府发布了新的航天政策,高调提出美国要保持在太空的领导地位,甚至提出如果有其他国家影响或威胁到美国的太空霸主地位,美国将予以打击。王老在家里和我们谈起这些背景,深深地为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他提出一定要从体制机制上改革,统筹国家空间科技的发展,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才能解决现在面临的困境。在王老撰写的《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建议书》中,就有一部分专门提到了,要成立国家空间科学的专门机构,确保空间科学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王大珩

  2015年,经中编办批准,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8年,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依托单位从国家天文台变更为空间中心。空间中心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项目和深空探测的总体性研究机构,正在发挥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科院依托空间中心建设空间科学研究,统筹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任务与科学卫星计划。就在今年,在怀柔科学城建设中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也正在加速推进。王老一直以来希望的、以建制化的专门机构来推动和实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愿望正在变为现实。 

  最令我感动的是,王老在病重的时候,依然牵挂着空间科学的发展。 

  2010年的春节,刚刚得知中科院准备将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作为重大项目向国务院上报的好消息后,我去医院看望王老,当时王老重病住院,但得知这个好消息后,非常欣慰,躺在病床上微微点头,虽然当时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但王老紧握我的手,我能够明显感觉到他的手用力地握了我几下,似乎在向我表示,你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让空间科学事业发展壮大。 

  王老走了,但是他的精神没走。他是我国功勋卓越的科学泰斗,也是平易近人的师长。作为他一生牵挂的空间科学事业的继承人,我们将继续把王老作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学习先生始终站在国家的角度上思考空间科学未来发展的战略思维,完成好先生未尽的事业,继续扛起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大旗,树立起中国人探索太空的新丰碑。 

 (文章系吴季于2018915日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的第三届王大珩教育与科学技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王大珩简介 

  王大珩,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首届技术科学成就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王大珩早期作为科学专家,后来作为科学组织者和战略科学家,在振兴祖国科学技术的宏伟事业中走过了数十年奋进的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大珩祖藉江苏吴县,父亲王应伟是一位气象天文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受父亲的影响,少年时期的王大珩就对气象天文、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留学。求学期间,王大珩发表了关于光学设计的论文,论述了光学系统中各级球像差对最佳像点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并创造性地提出用优化理论导致以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论点。该文所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物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

  1951年,王大珩受邀筹建科学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1956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被任命为所长。该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光学科技骨干,也培育出大批重要科研成果,被赞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

  1965年,王大珩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制订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体制及地面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在他的主持下,1975年我国首台航天相机研制成功。

  1983年至1987年,王大珩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90岁以后,王大珩日常生活仍非常规律,每天9点起床,用早餐,然后读书看报。虽然在家赋闲,但人闲心未闲,并未停止对科学事业的关注。尤其是仪器仪表的发展,无时不在他思考之中。

  20117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他是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我国光学、仪器仪表和计量科教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领导的研究所以及他创办的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

  (简介摘自《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系列之王大珩:永远的追光者》,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