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吕强. 《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 科学时报社. 1990
人造地球卫星在科学院孕育、成长过程的往事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际。记得是1959年春,我当时是自动化所所属的第二设计院院长。二院的来历和科学院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有关,任务是研制人造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二院分三个研究室,一室的主攻方向是卫星的控制,由陆元九负责;二室的主攻方向是遥控遥测,由张翰英负责,当时地球物理所二部曾选派过十几位同志在这一研究室学习和工作;三室的主攻方向是模拟和计算,由屠善澄负责。二院借用高级军事科学院的一隅安营扎寨。人人表现出冲天的干劲,白天讨论方案,研制仪器,规划实验室;晚上专心夜读,灯火通明。我看在眼里,喜上心头。当时,我除了每周星期六下班后回中关村与家人团聚外,包括星期天在内,吃在院里,睡在院里,立意和同志们在一起同欢乐,共患难。
事后,自动化所党委书记、代所长武汝扬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我担任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新的岗位使我产生新的想法,在院领导的安排与支持下,从组织机构上进行了大调整。此时二院已迁入自动化所,连同所内其他科研力量,分成九个研究室,使专业细化,以便从更宽的范围内承担国防科研任务。接着,我把注意力投向吸收人才,亲自经手分3次向国家要了230多名大学毕业生。对此,所后勤部门大叫其苦,声称新来人员之多对他们造成的吃、住压力太大。即使如此,我还是请来留苏回国学生17名,并培训了一批分院派来的进修生。我觉得会集培养人才十分重要。实际上自动化所逐步形成的一支力量雄厚的科技队伍,是后来从事卫星、导弹、火箭姿态控制及其它飞行器控制的重要力量。他们之中许多人今天已成为有关所的管理专家或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大概由于我珍惜人才吧,有些人议论:“吕所长用人如同半导体,进则通。”细细品味,其中贬意有之,褒意亦有之。
研究力量充实之后,我接受任务时变得胆大气粗起来,所里的工作除人造地球卫星之外,陆续承担过其他许多工作。记得有一次,张劲夫副院长找我面谈,我当场表态:自动化所参加红外导引的超低空地空导弹的研制。别小看这一任务,正是它促进了红外技术的发展和卫星姿态控制技术的前进、完善和逐步实用化。同时,这一任务形成院内自动控制、技术物理、力学、化学、有机等10余个研究所联合攻坚的好势头,任务的完成是科学院综合力量的一次大检阅。
科研活动是很辛苦的。记得有一次在室外做一部件试验,时值隆冬,寒风凛冽,同志们进行操作,1次,2次,3次……1小时过去了,2小时过去了,3小时过去了……丝毫没有成功的迹象。我建议:“同志们吃夜宵后再说。”可是大家纹丝不动。我十分着急,顾不得一切,壮着胆为试验“出点子”。我说:“把那个小帽子反过来试试看。”竟然试验获得成功,在场的同志们鼓掌呀,跳跃呀,好一场盛况!当然,我并不明白成功的道理,事后要求同志们总结、分析、探讨失败和成功的内在规律。
此后,自动化所一个接一个地承担国防任务,但我感到任务的背景往往不那么过硬,受制约因素较多,成果难以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而我们科学院学科范围之宽,科研力量之强是客观存在的。有鉴于此,1964年底我带着一名助手专访赵九章,商讨争取主动为加速我国人造卫星的研制向科学院党组织呈报我们的建议。由此,给我 院人造卫星的研究引入新的动力。
这里,我回过头来简介前面提到过的9个研究室进行的部分工作。其一是遥控遥测,我国第一个人造卫星中播放《东方红》乐曲的构思和技术实践,便是这一学科方向的成果之一;其二是运动物体的姿态控制;其三是液浮陀螺,这方面的工作起初由号称“三明”的三个小伙子(罗建明、陈太明、徐杰明)拉开序幕,后来逐步扩大到20余人、50余人,最后发展到四川组建成一个专业所;其四是加速度计和重要部件研制;其五是小控制计算;其六是地面设备例如转台的研制,这种设备精度要求高、综合性强,因而难度也大……总之,9个研究室从事的学科方向是多的,工作是繁忙的,潜力是大的。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有些工作没有机会善始善终,未能亲身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也算是我个人的一件憾事。不过我一向为我国卫星的升空而高兴,而且十分欣慰,因为我所我院在发动和进行我国人造卫星研制,在编制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展规划,在积蓄和培养卫星的研制和管理人才,在创造条件武装实验室等方面都作出了贡献。先人云:“合抱之术,始于毫末”,历史的真实定常留人间!
(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