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回忆纪念

张云华:缅怀姜景山院士

  202162714:04分,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原863航空航天领域应用专家组组长、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院士与世长辞,告别了他毕生从事的航天事业,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的亲人、同事、学生。从此我失去了一位备受尊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前辈和导师,我的科研道路的领路人,此时此刻心情无比沉痛,二十六年来与姜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我于19959月博士毕业来到空间中心微波室工作,得以认识姜老师,并有幸与姜老师成为了同事。我在1995年上半年还未毕业便投稿了将于同年920-22日在西安召开的由504所主办的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SCRS’95)。我记得是在会议召开前一个星期报的到。报到后第一天上班,姜老师便来到我们办公室认识了我。由于来空间中心之前已了解到空间中心的姜景山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微波遥感专家,第一次见到姜老师顿有忐忑之感。姜老师那天穿着西服,气宇轩昂,一种科学家的气质从此在我心中留住。那天我才得知姜老师也将赴西安参加SCRS’95会议,我表示了对参会费用的担忧(现在看来属于先斩后奏),姜老师看出我的疑难之色,马上对我说“不用担心,费用由室里出”。当我作分组报告的时候,没有想到姜老师亲临了会场(见图一)。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第一次用蹩脚的英语作报告,在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报告。虽然磕磕巴巴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但感觉并不好。会后姜老师对我的报告进行了指点:首先要做好Introduction,让大家明白你做的什么工作。其次,要重点介绍你所采用的方法,与别人有何不同之处,最后展示结果并进行总结。姜老师还对我说“讲英语的时候,不要慌,要慢一点,尽量做到吐字清楚、发音准确,目的是要让别人听懂,不是一念完了事”。这一次经历对我英语口语的进步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此后几年,姜老师还多次夸奖我的英语口语进步快。

  也许是有了白天的指点,让我面对姜老师放松了许多。当天晚上,我冒昧地去找姜老师,想要畅谈我对今后工作的想法。当姜老师开门的一瞬间,我看到姜老师上身穿的是背心,下着长裤,顿时觉得姜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心里的压力又小了许多。当天晚上好像谈了40分钟左右。在我不知天高地厚地“侃侃而谈”了20多分钟我对未来工作的想法后,姜老师对我说“你们这些理论基础好的年轻博士,一定要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用好理论、检验理论(方法),理论一定要结合实际才有用”。最后姜老师还向我介绍了一些他当年留苏和留美的经历,并特别告诉我在工作中创新很重要。谈话中,我浓浓地感受到了姜老师的那种爱国情怀。这次谈话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回顾到空间中心工作这26年来,这次谈话至关重要,从此我逐步养成了对实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现象追求理论解释的习惯。

  1995-97年这段时间,姜老师非常关注小卫星技术的发展。96年好像是4-5月间,姜老师打算邀请以色列技术大学的一位非常有名的从事小卫星技术研究的教授(名字已经记不清了)前来中心访问。姜老师让我起草邀请函,这对我又是一次锻炼。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在其中用了“… speak a lecture”(做一个报告),姜老师后来修改为“… give a lecture”,就是这么一个字的修改,让我意识到对于我来说,英语水平距离“学以致用”还差得很远。

  1996年,还有一件事对我的锻炼特别大。姜老师当时了解到114-8号将在德国柏林召开由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举办的关于“Small Satellite for Earth Observation SSEO的国际研讨会,9月底的时候,该会议的主席Arnoldo Valenzuela教授正好在北京(参加国际会议)。姜老师对我说“时间很紧,如果在3天之内能拿到邀请信,赶在国庆节前将签证申请递交国际合作局签证处,就有可能及时得到签证参加此次会议”。我当时有点懵,对于完成此任务毫无把握。后来硬着头皮,两次在建国门外的凯宾斯基饭店“蹲守”,我终于成功截住Valenzuela教授,表达了我代表姜景山教授希望参加这次SSEO研讨会的想法,并请他签署邀请信。这是我迄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当面“强行”要求会议举办方当面出具邀请信,居然成功了(内心一阵阵的狂喜)。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也是第一次与姜老师同行出国(同行的还有宛振富老师)。这一次同行,我发现了姜老师还有一个看武侠小说的业余爱好。姜老师登机前带了一本好像是金庸的小说,等飞机在柏林泰戈尔机场落地的时候,姜老师对大宛说(姜老师称宛振富为大宛),小说看完了。我非常惊讶姜老师有如此之强的阅读能力。

  姜老师还有两件事情让我终生不忘。刚来所里的时候,所里的住房非常困难,所里为95-96年期间来所工作的博士专门弄了一个小院,可住5人(家)(一排5间大房间,另一排5间小的厨房)。1998年春节放假前夕,姜老师说要到我家去看望一下。姜老师真的光临了寒舍,我爱人至今还经常对我说,姜老师是一个多好的领导啊。后来了解到姜老师有春节前到职工家里看望职工的习惯。

  2001年我去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做客座研究助理教授(申请到了1年的对方教授资助),当时对是否按时回国有所犹豫,也联系好了加拿大University of VictoriaWolfgan J. R. Hoefer教授。后来了解到我出国前负责的863项目(出国期间由许可负责)将要进行机载飞行试验,我想这是对我从1998年便开始负责的这个项目的一次成败检验,我不应该错过。于是告诉刘和光主任我决定按期回国。姜老师通过邮件发来写有“欢迎回来”四个字的纸条扫描件(非常可惜没有及时从国外所用的计算机邮箱中导出该邮件)。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姜老师会率刘和光和任建华到首都机场亲自迎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舞,我把它当作姜老师给予我的一种荣誉,更是一种鞭策。那天航班还晚点了大约2小时,春寒料峭的时节,站两个小时对于66岁的老人谈何容易,每当想到此,我就内心澎湃,难以平静,尤其是今天面对姜老师的永远离去我泪眼难抑。

  20024-5月间,王拴荣老师和我带领课题组在西安阎良开展了国内首次机载双天线干涉成像雷达试验,并在国内首次获得了单航过雷达干涉相位图进而得到了地形图,尽管结果还很初步,但毕竟是国内第一次(三维成像雷达高度计机载原理样机及机载试验,电子学报,2004Vol.32(6)899-902)。

  姜老师在事业上对我的帮助良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成像高度计”的研究课题交给了我,体现了姜老师对我充分的信任。上世纪90年代,正是国际上雷达高度计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始走向成熟的时候,姜老师敏锐地洞察到应该研究新的手段来突破传统高度计只能星下点观测的局限,实现宽刈幅海面高度的精确测量。姜老师首先在“九五”863航天领域争取立项了研究课题,并把它交给了我。自1998年以来,在姜老师的直接指导下,我带领课题组从概念研究开始,先后完成了关键技术攻关,机载飞行试验验证,最后在顾逸东院士等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进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的型号支持项目。

  2016915日,我负责设计、研制的国际上首个宽刈幅干涉成像高度计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922日首次开机,成功获取了首批数据。当我在大厅现场把好消息告诉姜老师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姜老师无比的兴奋,随后姜老师给课题组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祝贺和鼓励,至今难忘。虽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项由姜老师亲自布置、指导的项目由概念成为了现实,但对于今后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天宫二号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宽刈幅海面高度测量和三维海面形态测量。

  天宫二号发射前夕,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在分系统参加整个大系统最后一次联试,进行到最后一个测试项目的时候,高度计备份的多个遥测信号出现了异常。这是我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型号项目,而且还是影响重大的载人航天工程项目,压力可想而知。但越是关键的时候,前辈的指导就越重要。我记得姜老师对我说一定要镇定,只有沉着冷静,认真细致才能更快地完成故障定位、故障排除和归零工作,不留隐患。按照姜老师的指示,我带领课题组仔仔细细地把所有异常的遥测信号按照故障树的要求逐层梳理查找,并利用初样件进行排故试验,第二天凌晨便已初步定位,随即奔赴机场赶往基地,在当天晚上到达基地测试场区,经简短汇报后,排故方案得到批准。总体随即协调安排从整器上拆下相关单机,通过通宵对设备进行测试,最终对故障进行了准确定位。经过紧张的工作,终于在随后的两周内赶在规定的时间前完成了全部的归零工作,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此期间,我还多次得到了姜老师的电话指示。

  我有幸分别于1996年、2000年、2004年、2006年和20105次随姜老师出访,留下了一生的回忆。

  

  图一. 19969月我在SCRS’96 小组会上作报告,姜老师亲临会场

  

  图二. 20007月参加IGARSS 2000时,我给姜老师在夏威夷海边拍照留影

  

  图三. 20048月在苏黎世利马特河畔姜老师请我吃冰激凌

  

  图五. 20048月从苏黎世到慕尼黑途中经过哥德堡时我与姜老师在城堡前留影

  

  图六. 20048月从苏黎世到慕尼黑的驾车途中,姜老师给我拍的照片

 

  图七. 200610月在苏格兰爱丁堡市参加CEOS SAR工作组会议期间参观爱丁堡时,我给姜老师拍照留影

  

  图六. 20104月应邀访问德州大学阿灵顿分校时我拍下了姜老师与A.K. Fung(冯健超)教授的合影

   

  与姜老师二十六年来的相处,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姜老师那种愈久愈浓的爱国情怀,关心和关爱年轻人的成长、注重年轻人的培养、甘为人梯的大家风范,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光明磊落的坦荡胸襟,毕生奉献给祖国、勤奋工作的崇高追求,姜老师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还会不断碰到困难,有了从姜老师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我有信心战胜困难,完成好各项任务。

  谨以此文寄托我对姜老师的哀思,姜老师将永远活在我心中。

   

                                                                                                                   张云华

  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

  2021629日凌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