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至17日,2023年风云气象卫星用户大会在江苏常州召开。
会议由中国气象局、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大会主题为“构建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提升风云卫星应用能力”。来自全国气象及空间天气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近400人参加了会议。作为风云气象卫星重要的参研单位,空间中心副主任董晓龙带领中心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期间,空间中心近20人在生态、农业与灾害遥感应用,空间天气应用,应用基础支撑与共性技术,气象卫星新型探测技术等四个专题中作口头报告,其中施建成研究员和张贤国研究员分别作特邀报告。会议最后,经程序委员会评议,空间中心4篇报告获优秀论文奖(大会共14篇),内容涵盖探测技术研究、数据反演和应用研究。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自1988起已成功发射两代四型共20颗卫星,空间中心自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起参与相关研制任务。目前,已参与研制的载荷共43台套,包括极轨卫星30台套、静止卫星13台套。风云三号微波湿度计反演大气参数和海面温度、风速参数,数据先后进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中国气象局GRAPES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风云三号GNOS掩星探测仪获取大气温湿压,数据在中国气象局GRAPES,以及ECMWF、德国、日本、加拿大等数值天气预报中业务应用,是我国卫星数据质量和稳定性的重大突破;风云三号GNSS-R掩星探测仪国际首次突破掩星、海反一体探测技术,首次开展北斗掩星探测,实现数据自主可控;风云三号电离层光度计填补国内空白,首次自主获取全球电离层氧氮比分布;风云三号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首次实现自主臭氧总量探测。
空间中心参会人员合影
优秀论文颁奖仪式
(供稿: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