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奔向火星探索未知的深空之旅,主要科学研究目标包括:1)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2)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3)火星表面物质组成;4)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5)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为此,“天问一号”环绕器配置了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环绕器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矿物光谱分析仪、火星磁强计、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7台有效载荷设备及1台环绕器载荷控制器;“天问一号”火星车配置了导航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6台有效载荷设备及1台火星车载荷控制器。
继我国月球探测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之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继续承担了此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有效载荷总体任务,从方案论证、推动立项、工程实施、在轨飞控等全流程全方位组织有效载荷15个参研参试团队,开展设计、研制及试验工作。有效载荷总体发挥系统工程传统优势,强化创新思维,架起科学与工程之间重要桥梁,将科学理想与工程约束相匹配,在适应资源条件情况下追求科学产出最大化。
在4年多工程实施过程中,有效载荷总体组织开展顶层优化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克服了光、机、热、电、磁、空间辐射等多学科的技术困难;开展技术流程优化、计划流程策划、内外接口协调,克服了任务启动晚、时间进度紧的困难;在方案设计把关、产品台套投产、试验矩阵梳理、地面定标验证、产品验收交付等各个环节,通过“传帮带、督管服”,克服了多个参研团队缺少航天工程经验的困难;通过质量产保管控、物资齐套跟产、大型试验组织、后勤资源保障,克服了参研参试人员多、设备多、需求多的困难。有效载荷总体各专业岗位人员牢记使命、尽忠职守、团结协作,以飞行产品无遗憾、无隐患、无疑点为己任,克服了“天问一号”有效载荷多样性、复杂性带来的系统性困难。
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并多地复发反弹,给有效载荷出厂前测试、发射场测试、在轨飞控等工作带来了异常挑战。有效载荷总体在各参研参试团队的配合下,积极应对、稳妥应急、跨团队备岗、跨单位支援,克服了队员来自四面八方7个城市的不利局面。
目前,我国“天问一号”正昂首挺胸,与阿联酋“希望号”、美国“火星2020”一起并飞于奔火路上。有效载荷总体将继续严慎细实地组织有效载荷工程师团队和科学家团队进行遥测参数、工程参数和科学数据的判读和分析,继续以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航天强国使命担当,以不畏艰难的作风向祖国和人民献礼,以发展创新的理念为人类深空探测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