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在2015年10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进一步证实了广义相对论,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另一扇窗,至此,人类在探索神秘宇宙的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使在空间探测低频引力波成为科学家竞相追逐的热点研究领域。欧空局在1992年提出了引力波探测项目——LISA,再次使引力波探测成为世界空间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近期,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研工作者苏建峰等基于目前正在规划论证中的火星探测计划,结合快速发展的原子钟及微波理论基础,研究分析了在空间探测引力波的可行性。研究证明,利用目前的技术,在某些频段可达到10-19的探测精度,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展空间低频引力波探测实验。
下阶段,研究团队将针对该设想进行深入探讨和论证。比如改微波为激光方式,精度无疑会提高至少两个数量级,但是空间技术的改进也意味着巨大的资金投入,工程周期延长,风险增加。另外,2017年因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物理学家索恩(Thorne)的研究表明,宇宙超大质量黑洞质量(质量106 —1010),其合并引起的引力波幅度一般不会低于10-17 ,甚至幅度更高。因此,具体采取何种方式,还需要在精确了解探测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的具体需求,比如工程周期、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
文章列表及连接:Jianfeng Su1,2,4, Qiang Wang2,4, Qinghua Wang3 and Philippe Jetzer2
Published 16 March 2018 http://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1361-6382/aab2eb
附件下载: |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京ICP备05061203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邮编:100190
邮箱:kjzx@nssc.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