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空间科学卫星 > 研究进展

【光明日报】我国已成为遥感先进国家 天上将有更多“中国星”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7-12 | 【打印】【关闭】

  11日,由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主办的第36届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自1981年该学术盛会发起以来首次在中国召开。本次大会以“促进对于我们地球家园的认识”为主题,为期一周,邀请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位学者,讨论交流地球科学与遥感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本届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和复旦大学金亚秋院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遥感科学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从“跟跑”到“平跑”的转变,在有些方面还取得领先地位。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地球科学和遥感科技有哪些亮点?

  未来我国将发射更多遥感卫星

  20多年来,我国陆续发射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遥感卫星,并已初步建成由北京密云站、新疆喀什站、海南三亚站组成的覆盖我国全境和亚洲70%疆土的数据接收站网。大会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施建成研究员介绍说,未来中国将发射更多遥感卫星——

  高分专项将从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陆续发射高分三号、五号等高性能新型遥感卫星。基于中国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增加在线服务、交易等功能,并积极促进各地方、企业等应用推广高分数据及其应用技术成果,确保在“十三五”期间加速我国空间信息产业发展,为相关传统业务或产业的提质增效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将实施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WCOM)计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水循环关键多要素进行同步观测的科学卫星计划,实施后将以此为核心发展国际水循环观测卫星星座,大大提升我国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的地位。目前该计划已完成了有效载荷关键技术的攻关与试验验证,为开展工程研制奠定了基础。

  计划于2018年发射中法海洋卫星(CFOSAT)。它的两种新型有效载荷由中国、法国分别研制。这将是国际上首次开展海洋风浪相互作用的联合观测,并在海洋预报、灾害监测预报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其卫星初样阶段的研制工作已圆满完成,进入正样阶段。

  推动我国遥感科技向强国进军

  金亚秋院士说,遥感信息技术是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包括了卫星技术、电子技术、空间技术、地球科学,还包括计算机与计算科学、数理科学等,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

  近十多年来,我国遥感技术在卫星有效载荷技术上有许多突破,在遥感信息科学的基础研究与重大科学应用取得多项自主创新的重要进展。比如,提出了多源多模式空间遥感精细定量信息获取与处理,取得了遥感信息研究的新突破。金亚秋解释:“每一项技术的发展会提出许多相对应的科学问题,而科学问题的解决又促进技术的又一轮的新发展。星载遥感多频段、多极化、多角度、多站、(甚)高分辨率的多任务和主被动等多源多模式的发展与融合,对定量精细信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遥感信息链的科学研究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海量的大数据中提炼出深一层次的科学信息,形成新的科学知识,又再次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谁做得好,谁就领先。”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郭华东院士提出了在月球上开展对地观测的新设想。在月球设立观测站,一是可对地球的同一地区做长时段、可变视角的快速观测,二是可同时观测到地球半球的全景,其稳定性也有着巨大优势。月基遥感器可对地球上发生的大尺度、动态变化等宏观科学问题,在全球尺度进行时间连续、空间同步的对比观测,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全球变化信息。

  我国对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微波载荷的研究,同样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吴季介绍,这是一个在太空中“凝视”地球的计划。近地遥感卫星分辨率高,但其“绕着地球飞”的特性让它无法对地球进行全天候观测。而地球同步轨道是“凝视”地球的最好位置,能够对地球同一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除此之外,微波遥感还具有对云层中温度和水气三维观测的能力,“比如光学遥感卫星能够看到台风,但看不到台风之下的水气,微波遥感却可以清楚地知道”。但由于地球同步轨道距离地面有3万多公里高,需要很大的天线才能实现需要的地面分辨率,因此,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在微波、毫米波波段实现对地球连续三维观测的能力。吴季透露,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已经成功研制出了干涉式综合孔径微波/毫米波成像仪地面样机,仅仅使用常规技术1/2的天气孔径,仍可以实现30公里至50公里的地面分辨率。吴季说:“该项技术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同步轨道微波观测的有效载荷,并一直处于国际上技术领先地位。”

  金亚秋院士说:“此次大会证明了我国已是遥感科学技术先进国家,我们要以此作为未来发展的契机和新的起点,推动我国遥感科学技术向强国进军。”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齐芳 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