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首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人先后参与或被卷入战争;军队和民众伤亡超1.05亿人,财产损失达4万亿美元。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历时14年,中国军民共毙、伤、俘日军155.9万余人,占日军在二战中伤亡总数的75%以上。中国人民同时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长达10年间,中国人民独立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战场成为东方唯一的反法西斯战场。
这场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国家发动,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战争,他们通过发动一系列局部战争逐步演变成世界大战。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崛起。他们要用武力打破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早在19世纪末,日本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攫取了台湾、澎湖和旅顺、大连等地,勒索巨额赔款,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1927年7月,日本政府决定以 “田中奏折”为基本国策,宣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将其作为“第一大关键”。为摆脱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境,日本决定用武力侵占中国东北。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关东军按原定计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随即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并向沈阳城内和长春等地发起进攻。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1932年2月,中国东北全境沦陷,3月1日,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此后,日本即以伪满洲国名义在中国东北进行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掀起反对日本侵略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部分官兵,当晚就冲破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自卫还击突出重围,成为九一八抗战的先声。在长春地区,中国守军毙、伤日军中队长以下145人。在齐齐哈尔地区,11月初,黑龙江省代主席兼代军事总指挥马占山,领导指挥了江桥抗战,英勇顽强地挫败日伪军的3次强攻。东北军爱国官兵的壮举,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和支持。
面对日本对中国东北的野蛮侵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9月20日起,连续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等10多个文件,揭露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严重危害,号召民众组织起来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不久,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并迅速形成高潮。
在东三省,爱国军民长期转战在白山黑水之间。从1931年10月起,中共满洲省委先后派出200多名党、团员在东北各地组织或重建抗日义勇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影响下,抗日义勇军迅速发展,到1932年4月总人数达到30万人以上;在东三省154个县中,有义勇军活动的县达93个,占60.4%。仅1932年,抗日义勇军就袭击辽宁、吉林两省重要城镇30次,夺回县城40余座。苏联检察官科伦茨基1948年在远东军事法庭上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战后,日本许多学者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满洲’(九一八事变)为导火索而开始升起的”。
然而,日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1936年8月7日,日本广田弘毅内阁五相会议确定了陆军“北进”、海军“南进”和全面侵略的方针,并于1936年11月与德国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协定,组成世界法西斯轴心国侵略同盟。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这是德、意、日法西斯全球侵略计划的重要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国人民义无反顾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军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万众一心,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广阔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对日军构成夹击态势。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军队先后进行了淞沪、平型关、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共歼灭日军44万余人,粉碎了日本侵略者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图谋。中日双方先后投入兵力400余万人,战线长达1800多公里,战火遍及中国10多个省市,战区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在8年的全国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进行22次会战、200余次重要战役,共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中国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创下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中国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日意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图谋,保证了美国倡导的“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
1936年,德国和意大利秘密签订了《德意议定书》,形成“罗马——柏林”轴心。1936年11月,德国、日本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该协定,德、意、日轴心正式形成。七七事变特别是二战在欧洲展开后,轴心国结盟力度不断加大。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这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1941年12月,德、意、日三国又签署《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标志着三个轴心国军事同盟进一步强化,三国计划以政治、经济和军事之一切手段互相支援。但是,中国军民的持久抗战,打破了日本的“北进”计划,遏制和迟滞了其“南进”的侵略步伐,使日军无法在德军需要配合时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保证了1941年美国倡导的“先欧后亚”大战略实施。
“北进”和“南进”是日本法西斯的世界战略,也是轴心国德、日双方制定的在东方战场的战略计划。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仅要灭亡中国,而且还要以整个中国大陆为后方基地,北攻苏联远东地区,南攻南洋群岛,进而与德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毛泽东曾指出:“日本地主资产阶级的野心是很大的,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 可见,中国战场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枢纽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至8月,日本关东军挑起张鼓峰和诺门坎事件,与苏军发生武装冲突,结果由于日军主力被中国战场牵制,均遭失败。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日本参加对苏作战。当时,日本计划从中国关内抽调5个师加强关东军,就遭到日本军方的坚决反对,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说:“日本现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很大,北进对苏开战实际上办不到。”
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列宁格勒被围,莫斯科危在旦夕,苏联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若日本从远东进攻苏联,苏联将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被动局面,后果不堪设想。但此时日本正集中兵力对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以巩固其“大东亚战争”的后方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51个师中有35个师用于侵略中国,无力“北进”侵略苏联,使德国企图勾结日本夹击苏联的阴谋破产,使苏联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
此时,日本“南进”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也同样因其陆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而一再推迟。日本海军在偷袭珍珠港后,制订了用5个师攻打澳大利亚、夺取锡兰,与希特勒在印度洋上会师的狂妄计划。由于中国抗战愈战愈强,致使日本陆军力不从心。到1943年11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开始战略反攻时,日本仍有海军64%的兵力、陆军43个师另24个独立混成旅、45%的航空兵计75个飞行中队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上。日本已无法扭转整个战局了。
战后,日本许多战史著作公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 “当太平洋上的战火已经燃烧到这般程度的时候,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这个战场上,寸步难移”。中国抗战的重要作用,曾经得到同盟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苏联元帅崔可夫说:“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1942年春,美国总统罗斯福庆幸地对自己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区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说,“(如果)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团、也许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可能了”。
所以,正因为中国持久抗战,1942年英美苏中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后,“先欧后亚”战略得以在同盟国努力下顺利实施。为同盟国先后妥善解决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完全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抗日军队是盟军在亚太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柱,中国抗日战场是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军队继续发挥着抗击日本法西斯进攻的重要支柱作用。起初,英美等盟军在亚太地区的态势极为不利,连遭挫折,在欧洲战场和非洲战场也屡屡受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处于最困难阶段。在亚太战场,缅甸成为盟军与日军必争的战略要地,如果日军占领缅甸,便可西进印度,直下中东,与德军会师,并可控制印度洋,对印度和中东构成严重威胁。
此时,中国抗日军队已经在长期战争中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中国政府仍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继续承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任,还根据国际反法西斯战略需求,支援英军在缅甸作战,抽调精锐部队组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救出被包围的7000名英军将士。从1943年10月到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先后发起缅北、滇西进攻战役,投入兵力达30万人,共歼灭日军6万余人。丘吉尔曾赞扬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中国远征军与盟军密切配合作战,打破了日军的战略构想,减轻了盟军在印缅战区的作战压力;挽救了盟军在东南亚战场的危局,为盟军最后收复缅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英勇牺牲的抗战精神,以及与盟军友好合作并肩战斗的精神。
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一直是盟军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和太平洋战场反攻的重要后方基地。中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空军基地,投入大批部队去保护野战机场,保障盟军空中力量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和对日军的作战。中国为美国提供了所需的空军基地和第一线野战机场及地勤人员。当时,国内的空军基地主要有成都、昆明、柳州、桂林、衡阳、宝庆(邵阳)、芷江、老河口等。1942年4月18日,美军16架B—25重型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美军航空母舰大黄蜂号上起飞,轰炸了日本东京、横须贺、横滨、名古屋、神户等城市后,在中国浙江省内的空军机场降落,并转至云南昆明空军基地休整。这是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美国军机的轰炸。7月4日,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飞虎队)被改编为美国空军驻华特遣队。1943年3月10日又奉命扩编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继续利用中国空军基地起飞,轰炸日本的海上运输线和远在台湾、越南及日本本土的战略要点。中国军民还在华北、华中、华南敌后,积极营救美军飞行员。不少中国农民抬着担架,跋山涉水数百公里,将获救的美军飞行员送到安全地点。至1945年春,先后被中国军民营救出来的美军飞行员就有上百名。
中国方面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情报。在延安,苏联一直派驻有军事情报组,中共方面将搜集到的大量很有价值的情报材料提供给苏方。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夕,中共中央把秘密情报人员阎宝航提供的关于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准确日期的情报通报给了苏联,为苏联提早进入战备争取了宝贵时间。1944年夏,中共中央又将阎宝航关于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部署的详细情况报告转给苏联,为苏军消灭关东军这支精锐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共中央允许美军在晋绥、太行等地和在华中新四军第五师区域内设立电台,并向美军提供关于日军的情报以及气象资料。在华南,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也与东江纵队进行合作。1941年下半年,中国有关部门从日军航空兵的调动和部署中,侦译到日军有在太平洋采取行动的企图。中方立即将这一情报通知美国国防部,但未能引起美方重视。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方才开始重视中方的情报系统,并在国统区普遍建立了气象站、水文站和无线电通信网等设施。
中国还向盟国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中国全国性抗战爆发后,苏、美等国先后向中国提供贷款援助,以帮助中国购买军事装备,但这些贷款大部分规定中国要以重要的稀有金属和农牧产品予以偿还。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向苏联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矿、农牧产品,向美国提供价值7.48亿美元的桐油和锡、钨等矿产品,向英国提供价值1.148亿英镑的农、矿产品。中国向盟国提供巨额数量的矿产品和农牧产品,有力地支援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
倡导和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创建联合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出历史性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战争,建立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侵略者的重要保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也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了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不仅促成并始终坚持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一贯致力于建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36年7月至9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多次谈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有3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1937年3月1日,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谈话中指出:“我们主张中、美、英、苏、法建立太平洋联合战线,否则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立即呼吁:“立刻实现抗日的积极外交,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法西斯侵略阵线。”中共中央制定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范围内,与一切反对日本侵略主义的国家,订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军事互助协定。拥护和平阵线,反对德意日侵略阵线”的抗日外交政策。
从中国全民族抗战起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由于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特别是英、美、苏之间的矛盾,英、美等国对中日战争实行“不干涉”和绥靖政策,甚至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企图以牺牲中国利益对日妥协。对此,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一面坚持持久抗战,一面同 “远东慕尼黑”阴谋进行坚决斗争,使中国没有成为“亚洲的捷克斯洛伐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对德、意宣战。9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呼吁“中国与英美及其他抗日诸友邦缔结军事同盟,实行配合作战,同时,建立太平洋一切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坚持抗日战争至完全的胜利”。1942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庆召开东亚军事会议,通过《远东联合行动初步计划》,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决定成立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的协调。
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领衔,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提出加盟诸国应尽其兵力与资源,打击共同之敌人,且不得与敌人单独媾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单独抗日的局面。2月7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中国人民,武装起来的和没有武装起来的都一样,在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对于在装备上占极大优势的敌人进行了差不多5年坚决抗击所表现出的顽强,乃是对其他联合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鼓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的联合国,是维护国际秩序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中国参加了联合国筹备的全过程。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申明剥夺日本因殖民扩张占领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领土。1944年8月至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美国华盛顿附近的敦巴顿橡胶园举行联合国筹备会议,确定了联合国建立的宗旨和原则。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月25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6月26日,举行《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各国代表分别在宪章上签字,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也签了字。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宣示盟国对日作战到底的决心。10月24日,联合国宣布成立,中国正式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重温这段血与火铸就的历史时,一定要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决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否定、歪曲甚至美化罪恶的日本侵略史。西方学者一直持欧洲中心论观点,忽视亚洲,特别是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很不公正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尽,纪念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却十分重大而深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坚定地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好形势,是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责任。(作者为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
原载:《党史文汇》2020年第9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