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公共服务
公共信息
节能宣传
便民服务
健康之窗
现在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节能宣传
100万只灯泡还你“绿色照明”??“北京市(百万只)绿色照明工程”工作成效简述
2006-06-07 | 【     】【打印】【关闭
截止2006年5月底,“北京市(百万只)绿色照明工程”已在政府机构、城八区中小学校、地铁站台、宾馆、饭店、医院、商厦、二环路内公共厕所推广使用高效照明光源112万只。
 
  一、“绿色照明”含义
 
  所谓“绿色照明”,是指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充分利用天然光,改善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和质量,从而创造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的环境并充分体现现代文明的照明。
 
  二、工程实施背景
 
  这个工程是按照国务院、市政府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精神及北京市人民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城市规划纲要及2005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政办发[2005]27号)文件要求开展的,北京节能环保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节能中心”)受市发展改革委委托,作为项目组织实施单位,自2004年6月至今,在市发改委的指导下,完成了各个领域的方案策划、组织实施、检查监测、办理资金补助等工作。
 
  三、绿色照明工程的内容
 
  就是采用三基色直管荧光灯替代普通卤粉荧光灯,以紧凑型节能灯替代白炽灯,以达到节约能源、增加照度和显色指数、改善照明环境、保护视力的作用。
 
  四、该工程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
 
  2004年11月~2006年5月,“北京市(百万只)绿色照明工程”在北京市所属政府机关、饭店(包括奥运签约饭店)、商厦、学校、医院、二环路内公共厕所、地铁站台共推广高效照明光源112万只,年节约用电3442万度,年节约电费2519.7万元。 
 

 

  2、间接经济效益
 
  (1)使用高效照明光源降低了维修成本。高效照明光源使用寿命长、损坏率较低,设备维修量明显下降,节约人力财力。照明节电器能将电路电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也使得灯具的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2)普通卤粉直管荧光灯更换成三基色荧光灯后,在不增加灯具的情况下,提高教室照度,降低了增加灯具所需费用。
 
  (二)环境效益
 
  通过112万只高效照明光源的推广使用,年节电约3442万kWh(折合13768吨标准煤),同时减排二氧化碳34318吨,二氧化硫1033吨,氮氧化物517吨,实现了“绿色照明”节能减排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三)社会效益
 
  1、使用高效照明光源,改善了照明环境。在照度平均提高30%的同时,显色性也有了明显提高。办公和生活照明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创造了和谐舒适的环境。
 
  2、高效照明光源光通量大、光通维持率高,显色性好,安装后能够明显改善目前中小学校照明条件,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对教室照度的要求,保护学生视力。
 
  3、通过在全社会广泛使用高效照明光源,可加大绿色照明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民的节能意识,尤其在中小学校推广使用高效照明光源,可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小学生宣传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知识。使中小学生从小培养节能意识,增强节能观念。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