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N系统中科院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图书馆 搜索 联系我们 |English
首 页 概 况 人才队伍 成果与奖励 国际合作 研究生教育 党建与创新文化 科学传播 信息公开
主任致辞
领导集体
学术委员会
学位评定委员会
组织机构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中心风貌
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
“高效空间天气预报模式”创新交叉团队
成果与获奖
党建与创新文化
学习园地
形象标识
科普动态
科普文章
科普活动通知
科普场馆
科学图片
公共服务
公共信息
节能宣传
便民服务
健康之窗
现在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健康之窗
夏季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2007-06-12 | 【     】【打印】【关闭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代射功能增强,体内水分丢失较多,易出现电解质平衡紊乱,造成抵抗力下降,体质虚弱易发生中暑及肠道传染病,特别是老年人、体弱多病者及儿童更易发生上述疾病,因此做好预防十分重要。

 

一、定义: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组急性疾病,可分为:热衰竭、热痉挛和热射病。

二、中暑的因素

1、高温环境,烈日下曝晒。

2、重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时间长。

3、睡眠不足,过度疲劳。

4、大量出汗,水分补充不足。

三、症状及表现

1、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燥不安。

2、大量出汗、口渴、发热、乏力。

3、皮肤灼热、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4、全身肌肉痉挛,四肢肌肉痉挛性剧痛。

5、头剧痛、晕厥、惊厥至昏迷。

四、应急处理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置于通风阴凉处,安静休息,重者迅速送医院抢救治疗。

2、迅速降温:

1)物理降温:室内通风,放置冰块(袋),或置于空调房间,头、颈、腋下、腹股沟处放冰袋降温,全身酒精或冷水擦浴。

2)药物降温:①冬眠I号,冬眠II号(氯丙嗪25mg,异丙嗪25mg,杜冷丁50mg25%葡萄糖液静脉注射)。

②人丹、霍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等对症治疗。

3、保持呼吸道通畅,舒展体位,吸痰。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抗休克治疗。

6、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

五、饮食与预防

1、一般预防:

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带防晒帽或遮阳伞等,皮肤涂擦防晒霜。

2)注意休息,调节劳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3)室内要通风,要多洗温水澡散热,避免体温升高。

4)空调不要温度太低,以免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感冒诱发上述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及心梗病人更不易长时间呆在过冷房间中,以免诱发此类疾病。

5)戴太阳镜,镜片色不要太深,最好选用能穿过15-30%可见光的太阳镜,以灰色、绿色为宜。

6)不要在砖地、水泥地上睡觉,特别是施工工地人员更要注意这一点。

7)不过度喝冷饮,并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以后再喝水。

2、饮食调节

1)科学合理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香蕉和瓜类,冬瓜、苦瓜、黄瓜、丝瓜、西瓜等,瓜类除能补充水分外,还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有保护血管和降压的作用。

2)吃豆制品,补充植物性蛋白。

3)及时补充蛋白质,可食用新鲜的鱼、虾、鸡肉、鸭肉等脂肪含量低的优质蛋白质食品。

    做好上述预防,就可减少中暑的发生。

                                        

                                      医务室

                                        2007611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100190) 京ICP备05061203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29号